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Page1~2(介紹)

從搖籃到搖籃 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
Cradle
 to
Cradle
Remaking the Way
We Making Things
從搖籃到搖籃
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

作者:威廉.麥唐諾、麥克.布朗嘉
            William McDonough,Michael Braungart
譯者: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中美可持續發展中心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2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807176
裝訂:精裝

-------------------------------------

事實上,「從搖籃到搖籃」這個詞並不是布朗嘉發明的,早在1970年代羅馬俱樂部出版的《成長的極限》一書中就已經提出,書中將之視為「從搖籃到墳墓」的解答。但直到1990年代,才由布朗嘉填上骨肉。

簡單地說,工業社會所製造出來的萬事萬物都是「從搖籃到墳墓」,將從大自然掠奪來的資源製成產品銷售,使用過後成為毫無價值的垃圾送入掩埋場或焚化爐,就算有少數資源被回收再利用,抑或回收後品質大不如前,或是在回收或再製的過程中造成更多污染。

page3~6(推薦)

「從搖籃到搖籃」認證最具影響力的地方會是企業採購,那將形成一種新的合作夥伴和商業策略
——《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





在正興起的綠色工業設計界中,《從搖籃到搖籃》已成了最重要的宣言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麥唐諾和布朗嘉共同為企業創造出具備生態智能的設計……他們倡導「從搖籃到搖籃」的模式,在這當中,資源和材料可以在工業圈當中無止盡的循環利用,同時不會傷害我們的環境和健康。
——《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
麥唐諾對未來的願景包括了安全到不需要規章的工廠、可不斷重複製造商品的新材料,所以,也就沒有必要減少消費(當然就沒有失業問題)。這一切聽起來很瘋狂,但他正和《財富》(Fortune)五百大企業合作,要讓這夢想實現。
——Newsweek
這對雙人組將在中國大陸實現他們的願景,他們將負責七個城市的發展計畫,那代表全新的建築材料。並進一步將綠色屋脊的概念發展為農田,使得建築物不再與農業用地相衝突。我們知道這兩人正準備晃動十三億人的搖籃。
——《時代雜誌》TIME
『一個不顧生態系的工業模式,終將反噬人類健康生存的根基』是本書給予我們最大的啟示;關心自身及後代健康的人不能不讀,有志將自己的企業帶入永續未來的企業主不能不讀。
——鄭崇華(台達電子公司、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從氣候暖化到石油漲價,又是低碳、又是節能,千頭萬緒,似乎理不出一個有系統、可以遵循的理論或思路。環保議題幾乎成了末世警訊的符號,恐懼之外,只有無助的感覺。
布朗嘉透過詼諧的方式,指出實踐環保不應是等於少用,不能像禁慾主義;而應該是用創意,去建構一個新的文明,是歡愉的、生意盎然的。這個新文明是向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態循環去學習,從新的生活方式與新的生產方式著手,透過創意的設計,不再有所謂的廢棄物。所有的產出(Output),都是另一個流程的輸入(Input)。因此資源不斷循環,一個價值創造另一個價值,生生不息。
我們推薦這個生生不息的模式,讓創意取代恐懼,讓新的文明孕育更多的人性價值。布朗嘉說,讓我們去慶祝一個新文明的誕生吧!好好讀這本書,讓你我都成為新文明的設計者。讓我們一起慶祝吧!
——黃秉德(政大NPO-EMBA召集人)

page7~9(目錄)




繁體中文版導論:下一波工業革命∕梁中偉(Intelligent Times總編輯)
緒論:這本書不是一棵樹 The Book Is Not a Tree
Chapter 1 問題出在設計 A Question of Design
第一次工業革命,所設計出來的體系是每年將百萬頓的有毒物質排放到大自然中、消耗並浪費無數的資源、產生無數的廢棄物、千篇一律的風格則破壞了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樣性、也破壞了生物多樣性。
然而這不是一個刻意導致的結果,而是一個悲劇性的選擇,一開始的設計,就是錯的。
Chapter 2 減少破壞,並不會變好 Why Being “Less Bad” Is No Good?
為了彌補這樣的錯誤,過去環保人士喊出了3R的口號:Reduce減少、Reuse再利用、Recycle回收。但有毒物質依舊排放、資源依舊消耗。所謂的生態效率,只是在延緩死刑,將產品的生命週期,拉長兩倍、三倍,但終究是條從搖籃到墳墓的路途。
Chapter 3 生態有效性 Eco-Effectiveness
生態效率是不夠的,比較不壞、並不會變好。我們需要的是生態有效性,如果我們能蓋一幢可以自然呼吸、保持涼爽、吸收太陽能、並讓動植物生長的房子呢?這樣人們還會嫌棄都市裡過多的房子破壞生態嗎?
我們可以從一開始設計時,就去思考能重覆使用一百次的紙張,而不是為了回收紙槳而造成更大的污染。
Chapter 4 廢物即食物 Waste Equals Food
自然界沒有廢棄物的概念,一棵花實累累的櫻桃樹,當那些花朵掉落在地上時,並不是浪費,而是回到土壤中、化為養分。如果我們用同樣的邏輯來設計產品,將所有的設計清楚的區分為生物養分和工業養分組成:生物原料可以輕易的進入大自然中分解,養育其他的動植物;而工業養分則在工業圈內不斷循環利用。我們不再有浪費,東西回收時,也不再是材料愈來愈糟的降級回收,而是愈來愈好的昇級回收。
Chapter 5 尊重多樣化 Respect Diversity
在生產的過程中,我們尊重生物多樣性,同時,也注重材料的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永續的發展是因地置宜的,針對在地的材料、文化、生態去思考,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套用,才能達到真正的永續。
Chapter 6 將生態有效性付諸實踐 Putting Eco-Effectiveness into Practice
沒有人是完美的,生態效率是「減少污染」,這是一 個惶恐的過程,因為我們作得永遠不夠、有毒排放可以更少、資源可以更精簡。但生態有效性是正面的,是一個正向的過程,不用一開始就作到完美,我們可以分成幾個步驟,遂一實踐。
繁體中文版獨家增補
一台汽車也是一張椅子——Cradle to Cradle示範產品∕梁中偉、野人文化編輯部
布朗嘉教授來台專訪∕梁中偉

page10~27(導讀)



導讀

Cradle to Cradle
下一波工業革命∕Intelligent Times總編輯 梁中偉(節錄)
十月二十四日夜晚,德國麥克.布朗嘉教授本應在倫敦接受時代雜誌的「環保英雄」頒獎典禮,與英國王子同台受獎。但是他並未飛去英國,而是出現在台北政大公企中心的EMBA 班上,向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講解什麼是「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這個概念自從2002年以同名書問世後,震撼全球環保與商業界。但是對台灣而言,他帶來的訊息,卻仍是一項嶄新而充滿機會的提案。

對布朗嘉而言,過去三十年環保運動與各式各樣的方案,並不能終結地球的環境災難,也不能說服企業界真正投入環保。一方面,工業革命帶給 我們的真正遺產,並未從整體來分析瞭解,另一方面,科學家、產業界、環保人士所提出的解方,也仍然受困於負面思考,並未從正面來思考人類真正需要的產業模式

他給未來的企業帶來的新問題是,「我們清楚顧客需要什麼樣的肥皂,但是河流又期望一種什麼樣的肥皂呢?」當恆河的婦女在河邊洗滌衣服,清潔劑流入河水,在光滑的魚鱗上會留下什麼?我們又會吃下什麼?

環境中的毒素,已經造成每年四百五十萬兒童死亡,只因為無法取得乾淨的用水;大量海豚瀕臨絕境,只因為暴露於海中的塑膠廢料。現在來談減少污染,遠不能解決問題。「減少破壞」這種思考方式,「是人類想像力的失敗」,由這種觀點而描繪的未來圖景,是黯淡無光而令人沮喪的。

他提出的解決方案更為積極,不再是一點一滴彌補工業革命的傷害,而是邁向「下一波工業革命」(Next Industrial Revolution),新的工業系統必須謙卑的向大自然學習,在大自然裡,根本沒有廢棄物這個概念──所有的東西基本上都是養料,都可以回歸土壤,「要像一棵櫻桃樹一樣花團錦簇,生生不息。」在一百五十人的會議室裡,布朗嘉展示一棵櫻桃樹的照片,滿滿的櫻桃花,「花朵遠超過果實的數量,會有人質疑太浪費嗎?」櫻桃花掉落草地,變為養料,化為土壤,自然裡沒有廢物,沒有人口過剩。

他不是在質問,為什麼企業不負責任,污染環境。他問的是,「如果人類世界是由櫻桃樹繁衍的,這世界將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布朗嘉在台灣不到一週的行程,三場workshop,一場與企業家、政府官員的對話,很多時候你覺得他不只是一個化學家,而且是一個詩人。但是千萬不要誤會他是一個浪漫主義者,他挑戰現成的觀念,提出堅實的研究成果、數字、理論說明,並且舉出企業成功的案例,他知道即使有最好的方案,但若不能給企業帶來利潤,是無法推行的。

他在不同場合反覆宣揚他的構想:要從產品的設計階段開始,就仔細構想產品的結局,如何成為另一個循環的開始。搖籃到搖籃的目標,不是在減少廢棄物, 而是將工業產品的廢棄物轉化為有用的養料──轉化為其他物質、其他產品,或是對其他地區、其他人有用的東西。不從一開始採取根本不同的產品設計哲學,只是在延緩惡化的腳步,這是過去生態主義者的失敗之處。
革工業革命的命Cradle to Cradle

但是布朗嘉的創見,並不是做產品的有毒物質研究,而是分析工業革命以來整個產業生產的核心錯誤,並且試圖找出根本的解決之道。

兩個世紀前,當工業革命發生的時候,自然資源似乎取之不絕,「環境的脆弱性,還不是關心的議題。工業設計目標中既未考慮維持自然系統的正常運轉,也 未察覺到自然界中複雜、微妙的相互關係,」布朗嘉在《從搖籃到搖籃》這本已成為經典的書中,花相當篇幅分析工業革命以來的產業心態,「工業革命的思惟是直線型的,只關心如何把產品做出來,並且快速、廉價的送到消費者手裡。
因為從工業革命以來的產品與工業系統設計,從設計之初,就未考慮到環境影響以及產品的生命週期,事後的補救不但於事無補,反而造成更大的災難。以回收為例,布朗嘉指出,今天我們做的其實是「降級回收」(down cycling)。例如製造汽車的高品質鋼材,具有高碳、高抗拉強度的特點,但是在汽車回收時,這些鋼材與汽車的其他零組件一起被熔化,包括汽車電纜中的銅、表面的油漆和塑料,因而降低了鋼材品質,再無法用來作為製造新車的材料。回收印刷紙張的情況也一樣,我們回收的既非單純紙張,也不是油墨,而是附有油 墨的紙張,混成紙漿後再製的紙,已經無法擁有原先的優良紙質。甚至為了要再製紙,還需添加會造成污染的化學物質。原有材料所具備的「工業價值」,在混合後損失殆盡。

從設計之初,工業與生物材料就混雜不分,布朗嘉生動的比喻現代工業品大都是「科學怪人」(Frankenstein)產品,或是「怪誕複合物」(monstrous hybrid),一個產品中包含著難分難解的工業與生物原料,在生命週期結束的時候,無論有多完善的回收系統,都無法分拆成為有用的養料。原本應封閉在工 業循環裡的產品,進入自然界,又無法分解,就變成污染,不論是地下掩埋場,或是焚化爐,都會產生毒性更高的致癌物質。「要瞭解什麼是我說的搖籃到墳墓,你只要走一趟堆積如山的垃圾掩埋場,或是焚化爐參觀就明白了!」設計的錯誤,再怎麼回收也沒有用。用焚化爐焚燒科學怪人產品,不但製造戴奧辛、多氯聯苯,也燒掉有價值的工業物質,看在布朗嘉這個化學家眼裡,簡直是莫大的愚昧,是針對一個錯誤系統的錯誤解法。

布朗嘉的分析核心,就在他認為地球上有兩個獨立的新陳代謝系統,應該涇渭分明,絕不相混。一個是生物新陳代謝,或者說生態圈、自然循 環,另一個是工業新陳代謝,或者說是工業循環。一個產品若來自於自然界,在生命週期結束的時候回歸自然界分解,成為生態圈的養料。但是很多工業產品,本來 就不可能自然分解,像是電視機、電腦、汽車,就應封閉在工業循環內,回收再製,成為有價值的工業養料繼續使用。

如果從製造設計之初,就考慮不同原料最後將進入不同的循環,則材料不但可以保持原有的性質,甚至可以做到升級回收(upcycling)。以塑膠瓶為例,原本含有銻、重金屬,如果在回收的過程中能去掉銻,就能變成更好的物質。「有廢棄物產生,就代表設計的失敗。」布朗嘉斬釘截鐵的說。

根據他的研究,一台電視機裡有四三六○種化學物質,有些是有毒的。消費者要買的是電視節目這種享受,從沒想過要把那四千多種化學物質一起買回家,並且在看電視的時候還一面呼吸這些物質。製造電視機的廠商除了要確保使用中的安全,更應該要負責回收物質。因此把產品變成服務,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廠商賣的應該是窗明几淨的服務,不是玻璃窗。」電視機也好,玻璃窗也好,都可以由廠商回收為有用的工業養料,而不該變成垃圾掩埋場的廢棄物。

傳統的設計與商業模式,強迫顧客承擔污染的後果,造成「利潤的私有化,污染的社會化。」但這是傳統工業革命模式的根本難題,不見得是企業枉顧道德。麥克.布朗嘉相信九五%的企業都是好的,但需要合乎商業利益的解決方案,他在台北與一群企業家會面的時候說:「我不是綠色化學家,我是好化學家。」

有好的政治,就有好的環境

布朗嘉從年輕時就投身最激進的環保運動,深暗過去二十年來整個環保辯論的歷史,但是他獨樹一幟,「過去的生態主義總是懷抱著對於環境、地球、自然的深刻愧疚感,覺得人類與工業污染了地球。」最後,甚至覺得身而為人是羞恥的,好像自然原是完美的,人汙染了自然,「我們覺得不該出生在這裡(We feel sorry we are here),」全世界的人口太多了,尤其是開發中國家的人口問題,導致了貧窮、疾病,以及糧食短缺。「非洲的兒童,好像一出生就是錯的,不該存在在地球上。」布朗嘉指出,對人類的負面想法間接促成歐洲對非洲援助越來越少,「因為他們覺得這些問題都是因為非洲自己不節制人口,造成所有的問題。」


但環境主義者對自然的浪漫情懷,於事無補,「自然並非全是好的,」他坦率指出,人類的自然存活壽命只有三十年,「如果沒有人類的科學、醫學、創意,就不可能延長了人類的自然壽命。」他反對毫無保留的肯定自然,他的基本信念:正面肯定人類本身。
問題的關鍵不是在人口數,「看看螞蟻,螞蟻的數量是人類的四倍,但是因為牠們所製造的廢物成為地球的養分,使整個生物循環得以啟動,所以數量並沒有問題,不會產生環境不能克服的汙染。」布朗嘉認為,人類製造的大量汙染其實來自不能進入生物循環或是工業循環,成為養分。「糾正我們的錯誤與浪費,三百億人口都可以養活。」

也因此布朗嘉覺得未來最迫急的不是能源問題,而是糧食問題,「栽種糧食的農地大量被轉作能源作物,使得地球的糧食危機更形嚴重。」生物能源並不能解決能源問題,他指出,連三十%都不到但養分與物質燒掉就沒有了,「土地是地球歷經幾百萬年形成的。」

布朗嘉很喜歡用footprint(足跡,引申為排放)這個概念說明他的想法,現在所有人、所有企業都在談如何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希望減輕人類在地球上的足跡或影響,「因為他們都認為這些影響都是負面的,但再怎麼減,我們都永遠不可能把人的足跡或影響消滅,減至零。」布朗嘉質問,為什麼不是擴大人類的足跡?關鍵是想辦法讓人的影響是好的,「讓所有的物種都樂於活在人的footprint中。」對他而言,追求零廢物(zero waste)代表這種荒謬的思考,「其實廢物就是養分,一個地方的廢物、垃圾,可能是另一個地方人的養分。」

我們習而不察,用的許多概念,已經反應了這種負面的思考方式。像是「非營利組織」(non-profit),「為什麼不用對環境有利(environment profit)?或者是對社會有利(social profit)?為什麼不能從正面去定義事情,而要負面思考?」布朗嘉質疑。甚至大家愛用的「永續」(sustainable)這個概念也無助啟發我們積極的做法,「如果你說你與你的愛人關係是sustainable,我會替你感到難過。」布朗嘉開玩笑,「我們談的是人的創意、樂趣與生命力。」

他不只一次說,他對生命的肯定態度,是從東方得到的啟發。「我們歐洲人分析性的思考,如果加上東方人的綜合思想,應該可以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他也不斷強調,環境問題不是孤立的,不但是人的設計、思想的反應,也與其他社會環節息息相關,「有好的政治,就有好的環境。」在與國內環保署官員與企業界代表會裡,他開宗明義指出。許多政治家只懂得鉛,所以只談鉛。「但是取代鉛的,可能是更不好的東西,只是無鉛並不能解決問題。」他認為,不論政治領袖、商業領袖都應該了解他們所塑造得環境。

結論

今年以來,全球油價大漲,過去可以極便宜取得的石化原料,不再是垂手可得,傳統的綜合原料的回收誘因大增。從搖籃到搖籃多年來的訊息終於有機會引起主流企業與社會的重視。

在美國,美國郵政局決定導入從搖籃到搖籃的理念,重新設計郵包,六十種不同的包裝,有一千四百種成分需要檢查,確實是大工程,但是現在這些郵包已經上市了。越來越多的從搖籃到搖籃產品將出現在我們的四周。一對來自歐洲的夫妻,在養育小孩之餘,發明世界上第一個可沖洗的尿布,你可以把用過的尿布(以及裡面飽滿的尿)拿去馬桶清洗。他們的產品在美國上市,叫做gDiapers,是不折不扣的從搖籃到搖籃產品。Electrobike Pi
九月份,美國的Electrobike Pi發表了有如雕塑般漂亮的電動腳踏車,也號稱是符合從搖籃到搖籃的產品,整個製造過程從採礦開始只產生兩百磅的二氧化碳(一般小型車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數千磅二氧化碳排放不說,每一次行駛至少就會排放二十磅的二氧化碳)。

年初,荷蘭馬斯垂特市(Maastricht)成立了「地球繁榮基金會」(Planet Prosperity Foundation),口號就是:「Let`s Cradle!」大規模推動這個運動。荷蘭環境部長Jacqueline Cramer宣佈,荷蘭將是一個從搖籃到搖籃的國家,以南部Limburg省兩百五十萬人為範圍,大規模實驗相關的計畫。連在中國,從搖籃到搖籃都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一九九九年中國成立「中美可持續發展協會」(Councilors of the China-U.S Center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布朗嘉的夥伴麥唐諾擔任美方代表,從那時開始就有六個城鎮進行從搖籃到搖籃的實驗*,希望能為四億中國農民未來的生存環境找到方向。

為了對製造業與設計業提供服務,EPEA與MBDC今年宣布與Material ConneXion的全球策略聯盟,藉助他們在全世界的網路,建立材質的資料庫,「材料銀行」,讓製造商可以很容易取得符合從搖籃到搖籃的材料,或是貢獻出自己的材料。這使得設計者不用從頭去研發無毒素的材料,大量節省產品開發成本。二OO八年十一月,德國法蘭克福將舉辦Nutec展,可以說是全球第一次從搖籃到搖籃科技與產品的展覽,屆時將可以看到更多相關的材質與產品出現。

至於在消費者端,為了讓消費者知道哪些是從搖籃到搖籃產品,經過兩年的努力,二零零五年在美國推出了一套驗證方式,以驗證標章說明產品符合標準的等級。布朗嘉不改調侃語氣,「我個人不希望有這樣的標籤,但美國就是喜歡控制。」美國市場上開始看的到這樣的標籤-Cradle to Cradle Certified。目前在美國已有六十項產品通過認證,還有三十項產品正在審核當中。當消費者進入附近的超市,從琳瑯滿目的貨架上,她們有這樣的標籤可供參考。

環保署副署長張豐藤與布朗嘉會面之後,表示「這是台灣產業的機會。」對布朗嘉而言,台灣與荷蘭相若,有機會走在世界的前面,擺脫工業革命的宿命模式,他特別指出,「充滿創意與開放的世界,與從搖籃到搖籃的哲學相容。」

問題是:我們是要仍然在毀滅環境與保存環境的路口徘徊猶豫?還是仔細聆聽下一波工業革命的敲門聲?

獻給我們的家庭,

以及所有物種的千秋萬代。

要渡過危機,無法依賴造成此危機的思考方式。

-愛因斯坦

瞥一眼太陽,看一眼月亮和星星,凝視大地上綠色的美麗。

現在,開始思考。

-赫德嘉(1098~1179,Hldegard Von Bingen)

你們稱之為自然資源的東西,我們稱之為親戚。

-奧倫‧萊恩(Oren Lyons,奧內達加印地安部落精神領袖)

Page27~40(緒論 INTRODUCTION)

CRANDLE to CRANDLE

緒論 INTRODUCTION

這本書不是一棵樹

This Book Is Not a Tree


終於,你找出時間坐在自己最喜歡的扶手椅上,好好地放鬆一下。你隨手拿起一本書,此時,你的女兒正在隔壁房間裡玩電腦,另一個孩子正在地毯上爬來爬去,正在一堆五顏六色的塑膠玩具中自得其樂。此時此刻,你所感覺到的一切都是那麼和諧:難道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平靜、更舒適並且更安全的場景嗎?

讓我們來仔細檢查。首先,看看你那張坐上去感覺很舒適的椅子。你知道嗎,紡織品內含有誘導有機體突變的物質、重金屬和有害的化學成分,還有正式列入危險品的染料-但這些物質卻仍用來生產並販售給消費大眾。當你改變坐姿時,紡織品顆粒受到摩擦,有害物質在人的呼吸過程中通過鼻、嘴和肺吸入體內。在你訂購椅子時,這些訊息是否標示在說明書上呢?

再看看你女兒正在使用的電腦。你是否知道,電腦是由超過一千種不同的材料所製造?這些材料包括有毒氣體、有毒金屬(如鎘、鉛和汞)、酸、塑膠、含有氯和溴的物質,以及其他添加物。研究發現,從印表機碳粉匣中散發出的粉塵,含有鎳、汞和鈷,在你悠閒地讀書時,你的小孩正吸入這些有害物質,危害著他們身體,但人體卻幾乎感受不到這件事。這些有害物質是必要之惡嗎?當然,這上千種材料中,有一部分是電腦正常運行所不可或缺的。幾年後,家裡的電腦落伍了,你只能把它們丟掉,這樣一來,可以回收的有價值材料和有害的材料就一併扔掉了。你只是想用電腦,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浪費和破壞環境的共犯。

事實上,你很關心環境的。最近去買地毯時,你還特地選擇了一款用回收的寶特瓶加工後作為原料的產品。回收(Recycle)?也許更精確的說法是「降級回收(downcycle)」。先不去考慮人們這樣做的好意,實際上你的地毯是由這種物品製成-在設計之初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將來還能再利用,把這些物品再加工成為地毯所需要的能源和因此產生的廢物,與製造一張新地毯一樣多。所有這一切努力,不過是把產品的壽命延長了一到兩個生命周期而已。地毯最終能不可避免地成為垃圾,只不過先在你家裡暫時鋪一陣子。不僅如此,在回收過程中的添加物可能比傳統產品的材料更加有害,甚至有可能在你家中散發出更多有害氣體。

你擱在地毯上的鞋子,看起來似乎無害。但這些鞋子很可能是在開發中國家製造的,在那裡,工作環境的健康標準(規定工人最多可以接觸多少劑量化學物質的法規)可能沒有在西歐或者美國那樣嚴格,甚至根本就不存在。製造鞋子的工人雖戴著面具,但並不足以使他們免於有害氣體的危害。起初你想要的只是一雙鞋子,最後卻把社會的不公和罪惡帶回了家裡。

還有,小孩正在玩的塑膠玩具,能放在嘴裡嗎?你要知道,那是由PVC塑膠製成的,很可能含有鄰苯二甲酸鹽(能在動物上引發肝癌,而且被懷疑會導致內分泌失調),或者含有毒性的染料、潤滑劑、抗氧化劑和紫外線輻穩定劑。為什麼會這樣?那些玩具的設計師在想什麼阿?

這就是我們費盡心思維護一個健康的環境,或者說擁有一個健康的住家所得到的下場嗎?我們對平靜、舒適和安全的要求救只是這樣?這幅場景似乎出了什麼問題……..

好了,現在看者你手上這本書,感覺它一下。

這本書不是一棵樹。

這本書的內容印刷在一種合成「紙」上,並裝訂成本的形式,這是Melcher Media公司的書籍裝師米謝爾(Charles Melcher)的創新發明。跟我們平日熟悉的紙張不同,這本書沒有使用任何紙漿或棉花纖維,而是由塑膠樹脂和無機填料做成的。這種材料不僅防水,而是這本書作為「工業養分」的雛形,也就是說,本書可以被分解並無限地在工業流程中循環使用,一而再、再而三的製成「紙」及其他產品。

樹木是大自然造化的完美產物之一,在環環相扣的生態環境中扮演重要的、多方面的角色。正因如此,它成了我們思考問題的重要模型和象徵,接下來的篇幅會提到更多。但也正因如此,用樹木來製造像紙張這樣微不足道、使用壽命又短暫的物品,實在不是最佳選擇。我們正在尋求更有效的解決方案,使用替代材料製造紙張,表達出我們避免使用木材纖維來造紙的意願。這表示我們正朝向一種完全不同的設計概念和生產方式邁出一大步,這是一場新興運動-我們稱之為下一波工業革命。這場革命肇基於自然界的有效性設計宗旨,基於人類創造性和繁榮昌盛,基於尊重、公平和良善。它具有改變工業界和環保主義的強大力量。

邁向下一波工業革命

我們習慣把「工業」和「環境」二者視為對立,因為傳統的開採、製造和處理廢物的方法會對自然界產生破壞。環保人士通常認為破壞環境是工業的特徵,商業機制和工業化生產帶來的需求與增長都不可避免地具有破壞性。

另一方面,企業家認為環保是生產和成長的障礙。傳統的觀點認為要維持環境的健康,工業必須受到限制和法律規範,而工業要繁榮,就不會優先考慮自然界。看來,工業和環保無法在同一世界中共存。

  我們生活在物質充足的世界中,人們對物質的消費肆無忌憚,沒有限制。在如何減少人類對生態的踐踏的討論中,我們提出了不同的觀點:為什麼不在產品和系統的設計中,充分展示人類創造性、文化和生產力的富足呢?這樣的設計充滿人類的智能,而且對生態安全,人類能夠因此為自己在生態圈留下的足跡感到高興,而不是懊悔。



威廉.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當代「永續建築」旗手,出生於東京的背景,使他從童年的日式生活中體會到與自然契合的建築設計。他相信一個良好的設計,能夠在生態和經濟上取得平衡,並在自己所設計的案例中徹底實踐,影響力遍及全世界。曾獲1996年永續發展總統獎、1999年《時代雜誌》行星英雄獎、2004年國家設計獎等。

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

《Time》時代雜誌2007年的「環境英雄」(Hero of the Environment)。 他所提出從產品設計開始就應該是零廢棄的「從搖籃到搖籃」概念與系統,徹底改變現有製造與消費世界的方式,被稱為是繼工業革命後,影響設計與生產最重要的一波革命。

德國呂內堡大學化學教授,年輕時是激進的生態行動主義者,也是「綠色和平組織」(Green Peace)裡的第一個博士,七○年代更成為德國綠黨的創辦人之一。他曾把自己綁在煙囪上,抗議化學工廠排放污染物;也曾在北海游泳,抗議漁船濫捕。 

布朗嘉是積極的環保行動主義者,是綠色和平組織中的第一位博士,也是綠色創業家,創立「鼓勵環境保護協會」(簡稱EPEA),發展不同的環保產品與材質設計。他參與的布料設計,廣為航空公司頭等艙使用。德國呂內堡大學教授,得到英國、德國多項環保獎項,現在積極協助企業改變產品與製程,包括福特汽車、Gap、飛利浦等財星《Fortune》五百大企業。

1987年作風丕變,開始和企業合作,研究兼顧經濟發展、商業利益和生態平衡的工商設計方案,並於世界各地積極講演推廣,2007年10月首度來台開辦短期工作坊。

試想,地球上所有的螞蟻加在一起,比人類加在一起的生物總量還要大。螞蟻在地球上辛勤地工作已經數百萬年了。他們的生產力滋養著動植物和土壤。而人類工業文明臻至巔峰不過上百年歷史,卻為地球上幾乎每一個生態系統都帶來危害。大自然的設計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人類的設計。

事實論證篇 - 1

本書的作者之一麥可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本身就是個有趣的人,他研究化學,曾是激進綠色和平組織的一份子。有一次他把自己用鐵鏈綁在化學工廠的煙囱上,抗議該工廠的化學物品外洩到萊茵河,導致沿岸大批動植物死去。沒想到那個公司的董事長,竟用鮮花熱湯迎接他們這些抗議份子。在傾聽完他的意見後,不但很感興趣,還給了他一些建議,促成他創辦了一家環境化學研究機構,研究如何減少各種化學物品對環境的危害。(他還獲選Time時代雜誌2007年的「環境英雄」)  

  直到目前為止,一般人對工業和環保都認為是「水火不容」的兩端。我們對工業產品或綠色採購的認知大多只停留在製作及購買對環境「破壞較少」的物品,或減少廢棄物,原先布朗嘉也是如此想。

然而,就在布朗嘉遇到書中另一作者,學建築出身且致力於永續建築的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之後,兩人開始激盪出新的想法,那就是:打破「廢棄物」的概念,沒有東西是「廢棄物」,人類可以透過設計來徹底消除廢棄物。它提出新一波工業革命的概念:產品不必然會走向終結,透過以大自然為師的設計理念,新的產品是「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簡稱C2C)的運作系統,資源和材料能無止盡的循環利用,不會破壞本質或有所減損,更不會傷害環境和人類的健康。
簡單的說,以往工業產品設計的理念是一種線性單向「搖籃到墳墓」(Cradle to Grave)的模型,也就是資源經開採、製成產品賣掉,最後在某種「墳墓」(通常就是垃圾掩埋場或焚化爐)處理掉。而這種思維長期發展的結果,讓地球累積愈來愈多有害環境的廢物,資源也一點一滴的耗盡。

接著,環保理念抬頭,人們開始想到「減廢」或「資源再回收」的方法。但事實上,減少或降低污染的方法,只是讓問題「比較慢」爆發,人們反而往往因為這種慢慢的、漸進的污染,降低對環境保護的警戒心,長久下來,更讓問題一發不可收拾。

資源回收」則是另一種陷阱(我把它想為慢性自殺)。因為大多數的回收,都是一種降級回收,材料品質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每況愈下。比方說塑膠回收,會和其他塑膠混合產生一種低品質的混合物;金屬回收也不可免的和其他油漆、塑膠等材料一起熔化,降低回收鋼材的品質,即便是紙類回收,也需要進行大量漂白和其他化學處理,有時還含有毒性油墨…總之,如果材料在設計時就沒有考慮回收問題時,盲目採用表面環保的方式進行回收,不但無益,可能比不回收利用帶來更大的危害。

所以本書主張:減少破壞並不會變好(Being ”Less Bad” is No Good.)。「減少破壞」的思維意味著接受現實,相信那些設計拙劣、不公允、具破壞性的系統,就是人類所能做到最好的。本書希望提出一種更完美的模式,具有「生態效益」(Eco-Effectiveness)的工業設計產物。作者認為產品從一開始設計時就應充分考慮到以後的反覆利用而不是採取拙劣的事後補救方式。

書中舉櫻桃樹的例子讓我們思考:「看看櫻桃樹。成千上萬的花朵結出累累碩果,以供鳥類、人類及其他動物享用;在這個過程中也許會有某個櫻桃掉到泥土裡扎根成長。看到地面上散落的櫻桃花瓣,有誰會去抱怨:『簡直太沒效率了,多麼嚴重的浪費!』櫻桃樹花果豐碩,卻並不耗竭它周圍的環境資源。當這些花果掉到地上時,它們會分解為養分,滋養著微生物、昆蟲、植物和土壤。儘管櫻桃樹所產出的『產品』相對它所立足的生態系統來說,已經遠遠超出所需轉為滿足更豐富多樣的需要。」

另一個螞蟻的例子也讓我印象深刻:「螞蟻是物種密度和生產力不對世界其他部分帶來危害的範例,因為牠們所生產和使用的全部東西都存在於從搖籃到搖籃的自然循環當中,即使是牠們所使用最致命的『化學武器』,也是可生物分解的。當牠們所生產和使用過的東西返回土壤時,會繼續提供養分,同時蟻穴所需的養分也在這過程中得到恢復。螞蟻還會再生利用其他物種產生的廢棄物……牠們是操控著世界的小精靈。儘管牠們操控著世界,但並沒有過度耗損這個世界,與櫻桃樹一樣,牠們使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不同於「從搖籃到墳墓」的思路,本書提出一種產品的「轉世輪迴」的想法,或稱為「從搖籃到搖籃」系統。它認為,產品的設計、產出及包裝,應該模仿自然界的高度效益、含有養分流和新陳代謝的系統,這個系統不存在廢棄物的概念。無論是由可生物分解的原料製成,並為生態循環提供養份;或者是由封閉工業循環中的材料組成作為工業有價值的養分持續循環著

「從搖籃到搖籃」的思考,跳脫以前環保只著重在「如何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而是更積極的思考:「工業生產如何對環境有益」。對「回收」(recycle)的概念,則提升為「升級回收」(upcycle)。所有被生產的產品,應該從發想設計源頭開始,就設計產品最終將被回收再利用,或許是回歸土壤,或是轉換為其他產品。

想像我們喝完飲料的瓶子,內置一粒種子,瓶子在扔到地上能夠分解,種子則會在土裡扎根發芽;又或者一種新的紡織品,在太陽、水和微生物的幫忙下能成為當地土壤的養分,那麼消費者使用完這些產品後,將它們扔到土壤中或進行堆肥,扔東西將變成一種樂趣,毫無自責的向自然界饋贈養分是無可言喻的快樂。就像櫻桃樹的花瓣,就像螞蟻分解廢物並為土壤提供養分。

如果人類的設計也效法櫻桃樹,那麼一幢房子在建造時,不但會考慮到節能,也能讓身處其中人享受到陽光、新鮮的空氣、舒適的溫度甚至食物。作者以此理念為Herman Miller設計工廠,只比建造一間標準金屬結構的工廠高出百分之十。他們設計一條貫穿廠房的「陽光大道」,兩旁種植樹木。日光從屋頂照到屋內工人所在的每個角落。工人可將屋內陽光與窗外景色盡收眼底。暴雨和廢水則透過彼此相連的地來疏導和淨化,它展現出一種「親生命性」─人類熱愛戶外和自然的天性。所以那家工廠員工的留職率十分驚人。

前面的這些構想,都不是瘋狂科學家的荒謬構想,事實上,目前已經有愈來愈多C2C認證(Cradle to Cradle)的產品,例如Climatex lifecycle紡織公司所有的製程均無害於環境,製作過程排出的水也是安全可飲用的水,所有的廢棄物還可被製為氈,賣給農家做為護根層使用。又如Dressed to Kill拼貼地毯其材料都在封閉循環的製程下可再回收。因此當你不再使用這些地毯後,只要撥打地毯後印製的聯絡電話,公司就會免費來收取地毯並回收再製新地毯。

福特汽車發表的U型車內裝也是採用符合C2C標準的材料。主要動力是高壓縮氫氣內燃機,加上燃料電池的驅動馬達,可減少99%的二氧化碳排放。車椅泡墊含大豆成分,機油是從葵花籽提煉出來,座椅、面板、方向盤使用的聚酯材料等都符合C2C工業養分的回收要求,回收後品質也不會減損。連塗裝以往是靠消耗大量能源的高溫烤漆,現在則用紫外線照射來固化塗料的技術。

事實論證篇 - 2

石頭紙製品。龍盟科技公司提供。「從搖籃到搖籃」的綠色產品設計觀念自2002年推出以來,在國際上捲起新風潮,台灣也不缺席。德商搖籃到搖籃設計顧問公司(EPEA)台灣分公司在今年1月成立,正準備受理台灣業者的認證申請;而製造「石頭紙」的龍盟科技公司則先行一步向美國公司申請,預計在12月中至2011年1月初,就可成為台灣第一個取得C2C認證的產品。

建築師威廉.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與化學博士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於2002年出版《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一書,在環境領域掀起了一陣大浪,爾後並創造出一個綠色運動,亦即「從搖籃到搖籃」,簡稱「C2C」。

C2C原則是一種典範的轉移,主張若要消除廢棄物,要從創新的設計來著手。此原則最初在1995年發展出來,是假定依據自然原則的永續設計,可將消費經濟轉而成為一股再生的力量。產品與零組件透過重新設計,就像自然界中的養分一樣,在產品老舊之後還能成為新產品與新服務的原始材料,而C2C模式便是為這類的設計提供藍圖。

兩位作者爾後創立一個C2C認證計畫,並透過「麥唐諾‧布朗嘉化學設計公司」(McDonough Braungart Design Chemistry,MBDC)來推動,服務有心要遵循C2C原 則的企業與產品。已有許多企業與產品使用了C2C認證,如辦公室家具商Herman Miller、家庭生產日用品製造商Method等。

C2C認證推展以來在國際間持續有所斬獲,例如今年5月間,麥唐諾與布朗嘉在加州設立非營利「綠色產品創新研究中心」(Green Products Innovation Institute,GPII),幫助消費者提供在家中、學校與職場環境中可使用安全無害的產品,並規劃製作清冊列出較安全的「良好(positive)」替代化學物質,以促使企業創新。

目前,台灣在這股綠色產品趨勢中並未缺席。

由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來台成立的EPEA台灣分公司,目前已運作半年多。該公司經理何凱婷(Kathrin Hirth)表示,透過博覽會、研討會等分享機會,已有越來越多的台灣相關單位有興趣,包括企業、政府組織以及NGO等,前來諮詢的單位以顧問公司、製造業較多,大多希望獲得申請認證、或是產品、材料優化上的協助。

就在EPEA推動台灣產品C2C認證之際,設立於台南山上鄉的龍盟科技公司,則已先行向MBDC提出申請,即將成為台灣第一個取得C2C認證的產品。

龍盟科技總經理梁仙和介紹,該公司石頭紙產品由80%石頭粉搭配20%無毒樹酯(為PE材質黏著劑)製成,製程中無須木材,除了冷卻水以外,也不像木漿紙耗用大量水資源,並且不添加加強酸、強鹼類漂白劑。石頭粉含大量的碳酸鈣,不論回收或燒掉,仍是碳酸鈣存在,而樹酯可回收做塑膠粒,符合C2C的原則。

梁仙和說,石頭紙目前已取得銀級(第二級)認證,C2C另有更高階的金級和白金級認證,但受限於在台灣使用再生能源的管道並不普遍,而成為取得更高級的瓶頸。

龍盟科技石頭紙以外銷為主,台灣的市場則從今年起大力推展,開始應用於超商門市的宣傳用吊卡、或冷藏冷凍食品的產品說明插卡。梁仙和說,在拓展海外業務時,接觸過美國、丹麥、德國、西班牙與英國等國家的企業,均告知若有取得C2C認證,對業務拓展會更加容易,由此可見證C2C認證對國際市場的經濟效用。

事實論證篇 - 3

試做一道是非題:「節能減碳」是阻止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能源危機的最佳選項。
這個簡單的問題,不管是政治人物、企業領袖、市井小民或是十歲的國小學童,大概都會理所當然地畫「○」。但如果問「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簡稱C2C) 概念的提倡者布朗嘉 (Michael Braungart),他將會毫不猶豫地大力搖頭,打一個大叉叉。

少碳不等於零破壞

布朗嘉的理由很簡單: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並不等於保護環境。「就像打小孩子,從打5下變成打3下,這樣就叫保護孩子了嗎?或者男友從打你10下變成打1下,這樣很棒嗎?」他生動地舉例。
同樣地,政府向人民宣導,為了「保護環境」、「節能減碳」,大家應該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但即便是公車、捷運系統,仍舊耗能又排碳,只是放慢了破壞環境的速度,卻無法停止環境被破壞和資源耗竭的趨向。

出身德國的布朗嘉提醒台灣政府和民眾,雖然追求低碳、零碳足跡是當今潮流顯學,對於提高人類的環境危機意識,也發揮一定的功效,但這樣的概念是源自於北方國家,其他地區的人們除了「低碳」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他表示,像瑞典這樣的北歐國家,因為氣候寒冷、冬夜漫長,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來維持生活品質。因此能源匱乏的問題特別關鍵,節能減碳於是成為重要課題。但是在台灣這樣溫暖、日照充足的熱帶國家,太陽能源不虞匱乏,與其談節能減碳,不如談如何善用太陽能、如何把碳固定在土壤中。

布朗嘉博士一語道破:「低碳、減碳的概念,其實隱含著北方文明的罪惡感。」他認為,節能減碳是一種消極、負面的懲罰觀念,要人們降低生活的便利性、改變生活習慣,以免排太多碳而破壞地球。它讓人們「因為自己活著會不可免地排碳,而感到愧疚。」他幽默地說,若真要將低碳做到極致,那麼早早結束生命是最有效的辦法。

「我並不是在批評政府採用歐洲模式的低碳策略,而是鼓勵政府應該要採取更進一步的策略。」布朗嘉解釋。他也認為倡導節能減碳有助於喚起社會大眾的環境意識,只是,光停留在節能減碳的初步階段,是不夠的。

簡言之,節能減碳不僅無法對當今的環境問題對症下藥,還有增加消費者心理壓力的負面作用。如果政府與人民繼續將所有的力氣投注在這件事上,而不從問題根源著手改變,反將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

如此看來,一昧高唱節能減碳不僅不是阻止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能源危機的最佳選項,還極可能是個不利也不智的選項。

不是談減碳,而該談「健康的碳」、「有益的碳」

聽到這裡,也許有讀者會以為布朗嘉教授是反環保、來找碴的麻煩人物,但事實正好相反。他更帶來了工業文明的佳音,替人類的未來指出一條更光明的進程。

想像一下,一個沒有垃圾、污染和能源危機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環境與經濟不再對立衝突,因為透過精良的研發設計後,每項產品在製造過程都不會產生污染和浪費,並且用完後可在自然的循環中輕易分解,或成為下一樣產品的養分和原料,在工業的循環封閉系統中無限重複使用。更棒的是,人們不需要懷著罪惡感壓抑消費的渴望,也不需要犧牲舒適的生活文明來減緩地球遭受的破壞。

這是布朗嘉教授為當今人類所描繪的美好願景,也是百年工業發展掀起的新革命。
「人們總是希望有好的經濟、好的社會,但對於環境,卻只要求『比較不糟』的結果就好,這根本沒道理。」他說。

在C2C的概念中,讓物質和資源永續循環利用,並在製造、運輸和使用的過程中不對環境造成任何負面影響,是品質管理最基本的條件。因此,他認為,環境污染、能源耗盡這樣的危機,不應被放在「綠色」的框架之下來看,而是經濟問題。

他反對現今市場流行的「綠色」產品概念。他認為,沒有所謂「綠色」或「永續」的產品,因為永續本來就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只有品質管理好(完全符合永續條件)與不好的產品。只要會破壞環境、危害健康的產品,就是不好的產品,沒有破壞多寡的區別。他說,就像有毒的玩具,就是不好的玩具,而非毒性較輕微的玩具,就可以被接受稱為綠色玩具。

而若將碳排放問題放在C2C的架構來看,便是物質管理的問題。布朗嘉教授認為,碳排放是生物與人類文明運作的必然結果,不可能完全消除。問題出在於,在現今工業體系以及工業化農業的運作之下,大量的碳被排放到大氣層,因而成了暖化的幫兇。

但是,如果將碳善加管理,回收利用、或固定在原本的表土中,也就是放在對的地方,那麼這些碳就不再是問題了。適得其所的碳,即布朗嘉所稱之為「健康的碳」(healthy carbon)或「有益的碳」(beneficial carbon),才是人類應該關注的焦點。

「別再談節能減碳了!」布朗嘉教授不斷強調。與其總是負面消極地談減少破壞,不如積極正面地重建表土,把碳管理好,讓碳留在正確的地方,變成有益環境、有益健康的存在。

節能之前,先做好物質管理

布朗嘉也指出,相較於政府與大眾對「節能」的重視,貴重金屬的耗竭,遠比能源問題還更關鍵、更迫切。因為能源可以透過不同方式轉換而來,並且還有太陽能這個潛力無窮的選項,但貴重金屬等等材料(material)卻是無可替代的。
目前工業製程與產品中常大量使用銅等金屬原料,但由於設計不周,這些原料一經加工後,往往便不可回復,直接被丟棄;就算回收了,也多無法保持原本的純度,甚至回收過程中因需添加更多有毒化學物質,造成更多環境的破壞與資源的消耗。

布朗嘉提醒,如果我們在關注「節能」的同時輕忽這個問題,繼續大量、快速消耗地球有限的材料資源,而不思考如何永續管理、使用的話,我們將會遭遇到比能源匱乏更快且更棘手的危機。

布朗嘉教授也用行動證明,C2C不僅是美好的理念,也是可行的行動方案。

在他與建築師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 的合作努力下,不只Nike、福特汽車、飛利浦、黛安芬等世界知名企業先後加入 C2C 的行列,研發、製造符合C2C概念的產品,荷蘭政府更舉全國之力,從政策補助到研發教育,多方面宣傳推廣,且積極訂下在今年中央政府所有公共採購項目都必須符合C2C規範的目標。

EPEA在台灣

布朗嘉5月間訪台時曾拜會環保署會見署長沈世宏,他稱讚環保署長是個有能力和幽默感的人,並在會談中得到政府協助推展C2C的支持;業界方面,台達電子公司也已表達合作的善意,布朗嘉對台灣成為亞洲C2C搖籃的前景,非常樂觀。

目前EPEA台灣辦公室已在台灣另聘請一位電子產業環境專家,擔任歐洲總部與台灣分部之間、以及企業、政府和團體之間協調、推廣的橋樑。

如果台灣能如布朗嘉所期待的,成為亞洲各國永續工業革命的先驅和搖籃,那麼C2C理念不僅將協助我們保護台灣脆弱珍貴的自然環境,也將是台灣產業升級、提昇未來經濟競爭力和外交實力的絕佳契機。

事實論證篇 - 4

《從搖籃到搖籃》並非空談,因為作者德國化學家Michael Braungart和美國建築師William McDonough實際參與了許多工業和建築設計的革新,並且在各合作案例生產出已成功上市的產品。

Michael Braungart曾經加入激進環保團體綠色合平組織,他曾組織過幾次大型抗議活動,對工廠排放有毒廢料進行過實際的抗爭。可是經過幾次抗議活動後,他意識到就算那些抗議活動有效,他們也不過是暫時性和局部性地阻止了工業污染而已,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於是,他換了個方向,到大學任教,並且分別在德國和美國開設了兩家公司,從工業設計著手,希望能夠徹底改變工業使用有毒原料以及排放有毒廢料的一般製程。

William McDonough是建築師,曾擔任維吉尼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他和Michael Braungart在美國維吉尼亞州開創了一家公司MBDC McDonough Braungart Design Chemistry。他曾為芝加哥市政大廳以及福特汽車公司(Ford)工廠設計了綠化的屋頂,也為中國的農民設計了環保廉價的房屋。所以,以他們倆人的案例來說,他們在書中提出的論點,絕對並非是空談。1991年,他們為1992年地球高峰會的世界城市論壇共同撰寫了「漢諾威原則」(The Hannover Principles),提出「消除廢物的概念」,以做為2000年世界博覽會的設計指導原則。他們主張工業生產應有良好的設計,不應產生廢物,有別於目前大部分環保人士所提倡的工業減廢方案。

工業革命之前,人類不管是吃的、住的,還是用的,都是取之於大自然或人工改造的大自然,人類並未曾製造過地球上未曾出現過的有毒化合物。不過,在工業革命後,石化燃料及產品的使用,以及企業利潤的追求,讓人類一再合成,並且大規模製造出地球上未曾出現過的有毒化合物。對於這種大家皆已熟知的環境污染,經過長期的努力,環保專家提出許多減少工業危害的方法,例如減廢、再利用、回收、或甚至限制、規範等,可是Michael Braungart和William McDonough在書中要告訴大家的是,那樣「比較不壞」的方式,並非最佳的解決方案。

他們指出,所謂的「回收」,其實是降級再利用。「回收」是否對大自然有益則,也要視回收的項目而定。以最常見的紙類回收為例,一般高級用紙、報紙、雜誌等皆是印刷精美、顏色鮮豔,很少考慮到環保的原則。這些紙類回收後,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漂白劑與其他化學物質,才能產生可用的再生紙。另外,由於再生紙纖維較短,表面較粗糙,使用過程中較易釋出微粒而進入呼吸道,因而引發過敏。

Michael Braungart和William McDonough在書中提出一種全新的解決方式。例如利用一種耐撕防水的塑膠紙,用無毒的墨水印刷,待需要重新使用時,只需要用無害的溶劑,把墨水洗掉就好。那樣的設計,不僅能夠生產出更耐用的紙張,還能減低回收成本,同時在回收的過程中,不會產生有毒廢料。其本上,Cradle to Cradle: Remaking the Way We Make Things的原文版,就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印製的。整本書用的是耐撕防水的塑膠紙,雖然和他們提出的方法還有段距離,可是在印書時就儘量用最接近他們理念的方法,足以見識作者的用心。

工業產品回收再利用往往只能製成較低階的產品。例如回收的塑膠品大部分用來製造深色的垃圾桶或公園座椅等。從汽車回收的鋼鐵,也因烤漆的污染,而成為品質較低的鋼材。從鋁罐回收的鋁,也受到塗料的污染。因此,為維持再利用時的品質水準,產品製程設計是最重要的關鍵,也是目前最不易克服的困難。

為了捉進消費而維持經濟成長,工業產品愈來愈不耐用,變成廢棄物的速率越來越高。可是把產品做得堅固耐用永久不壞又不附合經濟發展原理,所以作者提出「服務」產品,可能會是一實際可行的方法。企業出售「服務」,例如出租電視機的服務,使用十年後,電視機回收再製成高級的電視機,而顧客也可享受更新型的電視機。由於電視機要回收再利用,所以企業在設計電視機時會將回收的問題一併納入考慮。如此一來,企業和消費者可以在不損害環境的情況下,企業繼續提供喜新厭舊的消費者新產品,達到三贏的局面!

作者提出,地方性、多樣性的產品也應是必要的考量。產品的有效性往往因人、地而異。正如衣服、化妝品一樣,多樣化的產品提供相異體質和品味的人不同且合宜的選擇。作者提出原料地方化是企業永續經營,地球永續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日常用品清潔劑為例,各地的水質不一,洗衣服的方式也不同,對清潔劑的品質需求自有差別。然而,清潔劑廠商卻大量製造單一產品,銷往世界各地,造成不適用或甚至污染水源的情形。近年來流行使用的液體清潔劑,重量不輕,運輸它們非常增碳。若將其集中生產再運送世界各地,除了可能不合地方使用外,更因運輸成本提高而增加環境的負擔。若能由各地方自行生產,其洗潔效果將會較好,又可節省環境成本。

化學家Michael Braungart也提到一個他實際參與研究的案例。眾所皆知,一般的淋浴乳和洗髮精等含有不少對環境不友善的化合物,而添加那些化合物的目的,是因為某個添加物對皮膚有不良的效果,例如會讓皮膚乾燥,所以要添加保濕劑等。於是淋浴乳和洗髮精就多了一堆和它們的功用無關的化合物。Michael Braungart領導一個團隊研究,嘗圖設計出含有最少添加物的淋浴乳等,然後他們成功了。可是廠商剛開始卻不樂意生產那樣的產品,因為所使用的原料更貴。不過當Michael Braungart成功說服廠商一試之後,廠商開始生產產品時,卻發現使用了更貴的原料,成本卻降低了。原因是,生產傳統的產品使用的一堆添加物,不是有毒就是易燃等,所以要有特別的儲藏設備和空間,無形中增加了成本。而生產環保型產品,不再需要那些特別的儲藏設備和空間,無形中大幅降低了成本。這個案例再再說明,環境有利的產品,不見得是有錢人的專利,而且對環境、企業和消費者,可以是三贏的。

對了日常生活的產品,他們也提到建築的例子。現在的建築技術,讓世界不同地區都能用混凝土來快速建造房子,所以再也沒有考量到環境的問題,所以蓋出來的房子得要用大量的能源,才能維持房屋內的舒適。其實古人的房子在設計時,就考慮到自然節能的因素。事實上,它是古老傳統的技術,只是被現代人所遺忘而已。歐洲仍有許多舊的農莊,以石頭、木頭建造而成,屋頂種著草。在中國北方的房子,有面南的大窗子,冬天時白天會讓陽光進入,吸收熱量,待晚上再釋出。夏天晚上,讓涼風進入,降低室內溫度,並清潔屋裡的空氣。

古人無法隨便浪費能源,所以都會因地置宜來蓋房子,因此今後的綠建築也必然後考量到不同地區氣候的因素,參考地方古老智慧來蓋建築,以達到能源使用的最大效益。而且使用地方性的原料和建材往往最適合地方的需要,也能造福地方經濟。例如使用外來的木製地板常會有濕度不同的困擾,也容易因輸入木材而造成外來種生物入侵的問題,擾亂原生種,甚至造成生態不平衡而引發原生種的大量滅絕。

作者也提倡綠屋頂,讓屋頂覆蓋一層土壤,上面種花草,既可當蜂蝶昆蟲的家,又可吸收雨水,更可隔熱保溫。以自然的方式蓋屋子聽起來似乎很新奇,可是卻是人類幾千年以來使用的方式。作者William McDonough曾幫芝加哥市長理查‧戴立(Richard Daley)在市政大廳的屋頂蓋空中花園。戴立市長在欣賞之餘預測未來整個芝加哥市的屋頂都是綠色的,因它不僅涼爽,還可利用太陽能種植花草,提供繁忙的城市居民與無數鳥類、昆蟲一個良好的棲息地。舊金山金門公園內的加州科學館也是個好例子。

事實論證篇 - 5


看建築,我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現在建築越看越小,越看越輕,越看,越不是建築的「實」,而是它的「虛」。

古羅馬著名的建築師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為建築定下了三個主要標準:堅固、耐用、美觀(firmitas, utilitas, venustas),也成為後世追求的標準;現代建築,拜科技之賜,越蓋越嚇人,再加上房屋廣告的吹噓宣傳,更是讓人以為任何建築都能基業永固,百年傳世。

其實,我們如果活得夠久,就會「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建築終究是廢墟;如果我們歴經戰亂、天災,看到建築的被滅絕,那就明白,再堅固的建築也是無常。

美國911事件裡,我們看到雙子星大樓就在我們眼前倒塌了;台灣921大地震、八八水災、919水災,我們都看到建築被無情的摧毀。

屋頂、樑柱、牆等,是建築的「實」,建築所營造的空間與引領的意義與觀念,是它的「虛」。

現在流行一種「從搖籃到搖籃」( Cradle to Cradle Design)的綠能設計概念,或簡稱C2C,強調用「仿生」(biomimetic)的方式,建議工業發展必須同時保護和豐富生態系態,以自然的代謝,且安全、富生產力的有機與合成物質的循環利用方法來設計。

建築終究是廢墟,也很無常,造成大量的廢棄物與浪費,在所難免。荷蘭阿姆斯特丹附近的Steigereiland,正在實驗「從搖籃到搖籃」的設計,換句話說,使用被用過或分解的建材來蓋新房子,並且必須獲得荷蘭PassiefBouwen的認證,才能進行設計和施工。

由於設計師是日本人Terunobu Fujimoro,這棟房子採用了許多高階與傳統的老方法。建築的主要材料為木頭,木材提供了舒適性和吸音,但正面採燒炙過後的木板,這可以免去油彩或再處理;電力從屋頂的風力渦輪引擎而來,用以產生部份電力所需和溫暖的自來水來源,其次利用地熱交換系統,在空氣進入房子之前加熱。傳統的老方法,如在夏天時,分別從頂樓和地面層打開特製的「快門」,使空氣對流;為使房間保持清涼,則在主臥採用土牆,白天吸熱,夜間散熱。

FARO蓋這種綠能設計的房子不是第一回,第一棟叫Blue House,有興趣者,可以按圖去看看:



其實荷蘭並不只是提倡「搖籃到搖籃」的綠能設計罷了,荷蘭跟台灣一樣水患頻仍,許多實驗性的水上住宅也正一棟棟的建設起來。我這樣想,以近年來颱風所帶來的水災,台灣人真有可能要住在水上了,再加上面對中國大量建設,使得建築物料價錢飇漲,台灣人是到了思考綠能設計的時候了。







摘錄自:http://www.yufulin.net/2010/09/blog-post_27.html

William McDonough: The wisdom of designing Cradle to Cradle

綠金產業新思維:從搖籃到搖籃

從搖籃到搖籃的智慧設計(中文)

從搖籃到搖籃